松口蘑
時間:2023-09-01 09:50:00 來源:說植物網(wǎng)
松口蘑是口蘑科,口蘑屬真菌。子實體散生或群生。菌蓋直徑可達25厘米。扁半球形至近平展,污白色。具黃褐色至栗褐色平狀的纖毛狀的鱗片,表面干燥,菌肉白色,細嫩有特殊的清香氣,肥厚。菌褶較密,彎生,不等長。菌柄較粗壯。菌環(huán)以下具栗褐色纖毛狀鱗片。內實?;可耘虼?。菌環(huán)生于菌柄上部,絲膜狀,上面白色,下面與菌柄同色。擔子棒狀,孢子印白色,無色,光滑,寬橢圓形至近球形。
地區(qū)分布
松口蘑主要分布在我國東北吉林省,西南地區(qū)的云南、四川、西藏。此外,在安徽、廣西、山西、青海等地也有松口蘑分布,但數(shù)量較少。
生長習性
松口蘑喜歡在潮濕、通風的環(huán)境下生長,通常在溫度、濕度較高的夏、秋季發(fā)生。它的子實體多發(fā)生在溫度、濕度較高的夏、秋季,7至10月份都陸續(xù)有發(fā)生。在東北地區(qū)松口蘑的盛產期在8月上旬至9月中旬,而日本的松口蘑生產基地在9月至10月份。
繁殖方法
無性繁殖
栽培方法
1.尋找適宜的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松口蘑喜歡在潮濕、通風的環(huán)境下生長,通常在溫度、濕度較高的夏、秋季發(fā)生。因此,應選擇氣溫較高、濕度較大的地區(qū)進行栽培。同時,還需要考慮當?shù)厥欠裼兴蓸涞忍峁┲魏捅Wo的因素。
2.收集菌種:需要從野生松口蘑中收集菌種進行栽培??梢栽谇锛静烧吧煽谀⒑?,將菌蓋和菌柄保存在干燥、通風的地方,次年春季開始時接種到培養(yǎng)基中進行繁殖。
3.制備培養(yǎng)基:常用的培養(yǎng)基是玉米粉瓊脂培養(yǎng)基,可以用玉米粉、面粉和瓊脂混合后加水制成,pH值控制在5.8至6.0之間。
4.接種:將收集的菌種在無菌條件下接種到培養(yǎng)基中,采用稀釋涂布法或平板劃線法進行接種。
病蟲害防治
藥劑防治。菌種袋或菌種塊局部發(fā)病時,可用咪鮮胺錳鹽、異菌脲、甲醛溶液注射或涂抹。菇床培養(yǎng)料發(fā)生木霉時,可直接在污染料面上撒一層石灰粉,控制病情。
營養(yǎng)價值
松口蘑的營養(yǎng)價值高,具有各種人體所需的營養(yǎng),例如蛋白質,脂肪,纖維素,維生素。松口蘑中還富有肽類物質,核酸衍生物,這些都是普通食材缺少的。松口蘑的藥理作用很多,強身理氣,調理各類疾病,強效的補腎作用。
相關文章
-
金頂側耳
金頂側耳(學名:Pleurotus citrinopileatus Singer)是側耳科、側耳屬真菌。子實體一般中等大。菌蓋草黃色至鮮黃色,光滑,漏斗形,邊緣內卷,直徑3-10厘米。菌肉白色,菌褶白色,密,延生,不等長。菌柄偏生,白色,內實,長2-10厘米,粗0.5-1.5厘米,往往基部相連。
2023-09-01 -
白靈菇
白靈菇(Pleurotus Nebrodensis)屬于真菌門(Enmycophyta)、擔子菌綱(Basidiomycetes)、傘菌目(Agaricales)、側耳科(Pleurotaceae)、側耳屬(Pleurotus),又名阿魏蘑、阿魏菇、阿魏蘑菇、白阿魏蘑、阿魏側耳,白靈菇為掌狀阿魏菇的商品名,以其形狀近似靈芝,全身為純白色故稱白靈菇,它是一種野生名貴食(藥)用菌。
2023-09-01 -
老人頭菌
老人頭菌:又名仙人頭,老人頭生長在海拔1200米以上,松杉木、油杉等針葉林中陰濕疏松的地上,稀有陽光照射且有落葉覆蓋的緩坡上更為常見。老人頭菌肉質細膩糯滑,富有彈性且滋味鮮美,可與鮑魚媲美,故被譽為“植物鮑魚”。
2023-09-01 -
靈芝
靈芝,中藥名。為多孔菌科真菌赤芝Ganoderma lucidum(Leyss.ex Fr.)Karst.或紫芝Ganoderma sinense Zhao,Xu et Zhang的干燥子實體。具有補氣安神,止咳平喘的功效。主治心神不寧,失眠,驚悸,咳喘痰多,虛勞證等。
2023-09-01 -
皺環(huán)球蓋菇
皺環(huán)球蓋菇(學名:Stropharia rugosoannulata Farl.ex Murrill)是球蓋菇科、球蓋菇屬真菌。菌蓋直徑可達15厘米,扁半球形至扁平,或凸鏡形,濕時稍黏,蓋緣光滑或覆叢毛狀鱗片,附著較多的菌幕殘片;菌肉厚,白色;菌褶密,不等長,彎生,脆質;菌柄幼時柄基膨大,成熟后多等粗,纖維質,成熟茵柄上部乳白色,中部、基部黃褐色。
2023-09-01 -
大杯蕈
大杯蕈(英文:Big Clitocybe),又名大杯傘、大漏斗菌;俗名豬肚菇、筍菇(福建)、紅銀盤(山西)。大杯蕈是一種較常見的野生食用菌,成群地生長在林中地上,被產區(qū)人民采集食用。因其風味獨特,有似竹筍般的清脆,豬肚般的滑膩,因而被稱之為“筍菇”和“豬肚菇”。由江西省金山食用菌研究所馴化栽培成功。
2023-09-01 -
灰樹花
灰樹花,俗稱“舞菇”,是食、藥兼用蕈菌,夏秋間常野生于栗樹周圍。子實體肉質,柄短呈珊瑚狀分枝,重疊成叢,其外觀,婀娜多姿、層疊似菊;其氣味、清香四溢,沁人心脾;其肉質脆嫩爽口,百吃不厭。其營養(yǎng)具有好的保健作用和很高的藥用價值。近年來作為一種保健食品,風行日本、新加坡等市場。
2023-09-01 -
鹿茸菇
鹿茸菇是一種味道鮮美的食用菌,學名珊瑚菌,子實體直立,向上分叉成叢生的細枝,肉質,一般高數(shù)厘米至10余厘米,狀如掃帚或珊瑚,又像幼小的鹿角,故名。鹿茸菇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,維生素和其它營養(yǎng)成份。經烹調后,脆松適度,味道可口,如配上豬、雞肉共炒,則食味更加鮮美,勝過雞、鴨、魚、肉單作的葷菜。山區(qū)適于鹿茸菇生長。可燉茸芝補腎養(yǎng)肝湯,有護肝解毒、補腎益精、強筋骨、抗衰老的功能。
2023-09-01 -
秀珍菇
秀珍菇(Pleurotus geesteranus)又名袖珍菇、環(huán)柄側耳、黃白側耳、環(huán)柄斗菇、姬平菇和小平菇。它不同于普通的鳳尾菇是因為其較小,柄有5~6厘米,蓋直徑小于3厘米。秀珍菇其實是鳳尾菇的一個商業(yè)味比較濃厚的名稱,是鳳尾菇的未成熟子實體。
2023-09-01 -
粉褶側耳
粉褶側耳又稱紅平菇,側耳科。子實體小至中等大。菌蓋直徑2~10cm,扇形或近扇形,帶粉紅色,后退為白色,表面光滑,干燥。夏秋季于闊葉樹腐木上叢生。分布于海南、福建、廣東、吉林等地??墒秤?。能夠人工栽培,屬高溫型栽培種。
2023-09-0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