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>養(yǎng)殖知識> 鵪鶉禽傷寒的癥狀

鵪鶉禽傷寒的癥狀

時間:2024-04-16 11:30:00 來源:說植物網

  鵪鶉禽傷寒,作為一種由禽傷寒沙門氏菌引起的傳染性疾病,對鵪鶉養(yǎng)殖業(yè)構成了嚴重威脅。該病不僅影響鵪鶉的生長和繁殖,還可能導致大量死亡,給養(yǎng)殖戶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。因此,了解鵪鶉禽傷寒的病因、癥狀及防治方法,對于保障鵪鶉健康和提高養(yǎng)殖效益具有重要意義。

攝圖網_322066330_女性受約束的巴頓奎爾野生動物鳥類條紋動物耕地草原紐扣鵪鶉(企業(yè)商用).jpg

  病因

  病原體為腸桿菌科的禽傷寒沙門菌,革蘭陰性菌。

  流行特點

  潛伏期4~5天。一般死亡率為20%~50%,幼死亡率高。

  臨康癥狀

  病鶉早期精神不振,離群呆立,繼而精神沉郁,羽毛松亂,食欲消失,極度口渴,體溫升高,縮垂頭,膀下垂,呼吸困難,或打咯聲,排黃綠稀便,肛門周圍沾有污糞。病程約5天,慢性病程可拖至2~3周。

  剖檢變化

  特征性病變是肝臟腫大2~3倍,呈現古銅色,表面散有灰白色小斑點。膽囊擴張,膽汁濃厚。腸道黏膜發(fā)炎,有出血點及小的潰瘍灶,小腸病變嚴重。帶有心包炎或腹膜炎。卵泡出血、變形或變色。

  診斷

  根據腹瀉、排黃綠色稀便、肝臟顯著腫大呈古銅色等具有特征性的癥狀和病變,結合其他病變及流行特點綜合分析,可以對本病作出初步診斷。但本病與白痢、副傷寒較難區(qū)別,最后確診需進行實驗室檢查。

  治療

  (1)重病的及時淘汰處理,徹底消毒,種蛋人孵用甲醛熏蒸(2)投藥:可用磺胺喹噁啉和呋喃類藥物治療,在飼料中添加0.1%磺胺喹啉,連用3~5天;或在飼料中添加0.02%~0.04%的呋喃唑酮,連用10~15天,宰前2周停止用藥。

  預防

  (1)可用疫苗進行預防。目前有禽傷寒9R株弱毒疫苗,6周齡首免,16~18周齡二免。疫苗稀釋立即使用,限2小時內用完。

  (2)注意環(huán)境的消毒與衛(wèi)生,加強飼養(yǎng)管理。

相關文章

養(yǎng)花知識
植物大全